
编者按:1995至2025沪深投,从城市信用合作社的萌芽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蜕变,城商行用三十年书写了一部"与城共生长"的金融史诗。展望新未来,城商行如何重新定义“地方金融供给者”角色的新起点,酝酿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深刻答卷?中国网财经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特推出《非凡城就三十年 风华正茂再出发——城商行成立30周年特别专栏》,欢迎关注!
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,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。作为全国首家启动联合重组成立省级城商行的探路者、服务安徽“三地一区”建设的地方主流银行,徽商银行始终贯彻党的二十大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认真落实安徽省委、省政府各项部署安排,始终坚持发展优先、创新驱动,以全行五年战略规划为引领,扎实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以“创”开路、以“新”应变,创新改革与经营发展相得益彰,经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,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为打造“三地一区”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应有贡献。截至2025年6月末,徽商银行资产总额2.25万亿元,各项贷款余额1.1万亿元,存款余额1.25万亿元,资产质量持续向好。荣膺全球银行1000强第101位,较上年提升11个位次。
坚持创新驱动,全力服务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
作为省属金融企业沪深投,徽商银行主动把自身发展放入安徽大局中谋划推进,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,在服务地方重大战略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创新工作,多项业务创新为城商行首单或安徽省内银行业首单,创新能力稳居城商行“第一方阵”。
支持安徽重大发展战略。出台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总体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,助力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2600亿元;服务新型功能区及产业园区发展,为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、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内企业提供资金超240亿元。创新设计流贷、基金优先级投资、债权融资计划等一揽子组合产品,合计为某集成电路企业项目投放约100亿元,全程陪伴该企业进入稳定投产期,徽商银行也是最早给予京东方、维信诺、晶合集成等省级重大项目金融支持的商业银行。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。对公存、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18.15%、11.87%,居全省商业银行首位。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服务能力,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专项推动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二级团队,在合肥、芜湖两地成立2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专业支行;为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授信人民币1144亿元,为1702户上下游客户提供资金支持。投资地方政府债券余额超千亿,创设安徽省地方政府债、非金融企业信用债指数。助推薄弱环节提质增效。强化小微、民营等薄弱环节金融支持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80亿元,较年初增加136亿元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642亿元,增加147.9亿元。获评安徽省唯一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一等奖,连续八年在安徽省政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中荣获“优秀”等次。
探索金融创新,赋能安徽科创发展
徽商银行立足安徽科创特色,致力探索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模式、新路径。因地制宜打造“1+21+N”专营组织架构,率先在总行成立科创金融一级部,在分行成立科创金融中心,在重点园区创建若干专营支行。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,丰富专属产品体系,开发了“科技人才贷”“科技研发贷”“科技成果转化贷”等七大类多元化、接力式科技金融产品体系。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,打造“e查-e达-e贷”系列数字化产品和工具,形成了涵盖查询服务、营销辅助、贷款产品3大领域、多个项目的“3+N”科技金融数字化产品服务体系,进一步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。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、担保难的问题,从“看资产”转向“看科技”,自主研发“技术流”创新能力评价体系,为4200多户科技型企业提供线上信用贷款超120亿元。省内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自评估体系,研发推出知识产权线上质押贷款“知e贷”,自5月末投产以来已为企业提供纯专利权质押融资授信超4.2亿元,支持科技型企业“知产”变“资产”。首批参与“共同成长计划”“贷投批量联动”等省级改革试点,服务客户数均居省内前列。截至2025年6月末,徽商银行科技贷款户数超1.2万户,余额超2000亿元,较年初净增超300亿元,增速19.57%。获评安徽人行科技企业信贷政策导向评估“优秀”等次,荣获全国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岗位建功竞赛二等奖,获得2025年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。
深耕县域经济,全力助推乡村振兴
徽商银行高度重视县域市场发展,持续强化县域金融服务创新,不断加大县域金融资源投入,县域贷款占全行省内贷款的比重超过30%,助推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日益凸显。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县域发展,成为首家与安徽省“党建+信用”服务平台实现直联互通的金融机构。截至2025年6月末,徽商银行已与省内120个信用村签订联建共建协议,党建引领信用村贷款规模达110亿元。坚持以产品创新助力乡村振兴,积极投身“千万工程”,创新研发“和美乡村建设贷”,已对接服务省内精品示范村26个,审批授信额度12.7亿元;先后推出乡村振兴专属金融产品40余款,累计为130余个产业振兴项目投放贷款超160亿元。截至2025年6月末,徽商银行省内涉农贷款余额1832亿元,在省内商业银行中位居前列。坚持以改革转型牵引县域金融高质量发展,自2022年以来,徽商银行将县域机构高质量发展上升至全行战略高度,相继印发县域机构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,出台县域专项提升行动方案举措46条,按年编制59家县域机构 “一县一案”规划方案,推动全行重视县域市场,提升服务质量,致力打通县域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截至2025年6月末,徽商银行已在省内布设县域网点161家,覆盖安徽全部59个县,省内县域存、贷款余额2932亿元、2976亿元,分别均较2022年提升近50个百分点。
站在徽商银行成立20周年的新起点,徽商银行将以“全球百强、系统标杆”银行建设为引领,不断服务于科技金融高地、绿色金融示范、普惠金融典范、数字金融前沿、中小银行特色经营标杆,始终保持开疆拓土的奋斗姿态,将徽商银行“闯”的精神,“创”的劲头,“干”的作风内化为行动自觉,以历史积淀涵养金融素养,以改革精神强化金融担当,以机制创新破解金融难题沪深投,在支持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进程中续写“徽行故事”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泰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